在三国时期,当得起卧龙凤雏之称的,除了诸葛亮和庞统之外,还有两人也有经天纬地之才,其中一人就是诸葛亮的师父司马徽,另一个人则是司马懿的师父。
那么司马懿的师父是谁呢?连起他两个儿子的名字,你就知道了。司马懿的大儿子名为司马师,小儿子名为司马昭,两个名字连起来就是“师昭”。“也就是司马懿师承昭的意思”!
为了缅怀恩师,司马懿直接将老师的名字刻画在了两个儿子的名字中,他毫不避讳的告诉世人他的老师便是胡昭。
三国时期,战火纷飞,四方离乱,乱世出英雄。这一时期不仅涌现出了许多像关羽、赵云、夏侯渊、许褚、黄盖这样的绝世武将,还诞生了诸葛亮、周瑜、郭嘉、庞统等惊才绝艳的谋士。
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烽火不息的时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士至关重要之外,在背后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谋士也同样不可缺少。
三国时期的各个霸主们也深知谋士的重要,刘备为了获得诸葛亮的帮助,三顾茅庐,费尽心思。而曹操的麾下更是聚集了郭嘉、荀彧、荀攸这样智谋高超,有安邦定国之术的谋士。
所以,在后来的赤壁之战中战败,曹操痛哭道,如果郭嘉还在,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一个出众的谋士,往往不缺伯乐,甚至会遭到“疯抢”,与司马徽齐名的胡昭便是一位被各路霸主争抢的谋士。
胡昭(162年~250年),字孔明,同郭嘉,荀彧一样,胡昭也是颍川人,颍川郡(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
冀州刺史袁绍曾请胡昭为官,但胡昭辞而不就。曹操遣使征辟,胡昭依然辞谢不仕。后隐居陆浑山中,受到了乡人的敬重。
嘉平二年(250年),曹芳特意下诏征用胡昭为官,恰逢胡昭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8]
唐代张怀瓘《书断》卷上列胡昭的隶书、行草为妙品,大篆为能品。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说胡昭与钟繇“俱学于刘德升,而胡书肥,钟书瘦。
胡昭熟读三书五典,学识渊博,擅长隶书,精通书法,与钟繇齐名,他在山中耕种,以求道为乐事,以研读经籍自娱,他一生不入仕,醉心于山水之间,笑谈天下大事,每日手不释卷。
有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志向的曹操一向是个惜才爱才之人, 听闻胡昭的学识和才华之后,曹操便前来拜访,想将他纳入麾下,但是胡昭没有入仕的志向,只想做一个隐士,之前就已经拒绝了袁绍,曹操来后他仍然不改变志向。
见他态度坚决,曹操说道人各有志,也没有勉强胡昭。胡昭在曹操离开后,为了躲避纷争,移居到了陆浑山。
胡昭在隐居在颍川时便颇有名望,许多青年才俊都慕名拜在他的门下,司马懿便是其中之一。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他的祖父曾经是颍川太守,他从小就是在颍川长大。为了培养司马懿,司马家族在当地精心挑选一番后挑中了胡昭来当司马懿的老师。
拜入胡昭门下的司马懿虚心好学,潜心用功,进步神速,胡昭很快就发现,司马懿聪明过人,在一众弟子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面对如此聪慧的司马懿,胡昭大为欣赏,他对司马懿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而胡昭对于司马懿来说,不仅仅是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更是有着救命之恩的恩人。
在求学期间,司马懿与当地的一位青年周生交恶,虽然不知是何事造成,但周生极其怨恨司马懿,为了将司马懿除之而后快,周生趁司马懿离开胡昭学馆之时,伙同几人准备截杀他。
胡昭听说此事后,立马放下手中的讲尺,不顾危险,亲自前去追赶周生,经过一番不辞辛苦的寻找之后,胡昭终于在崤山渑池一带找到了骑马持刀的周生一行人。
为了请求周生等人放过司马懿,胡昭苦苦哀求,但是周生显然恨极了司马懿,死活不肯,还声称要将他大卸八块。
听闻此话,胡昭放声痛哭,仍然哀求周生,并表明只要周生放过司马懿,自己愿意代替司马懿受死。
如此大义的言行感动了周生等人,他们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人,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哀求和劝告,寻仇的念头渐渐被打消,终于他们同意放过司马懿。
但胡昭还是放心不下,在他的一再恳求之下,周生无法,只得立誓不再反悔,并且砍枣树以为盟约。
胡昭解救了司马懿之后并没有大肆宣扬,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司马懿,救命恩人是谁最后还是由周生告诉他的。
知道了胡昭愿意舍命相救之后,司马懿对胡昭更为敬佩,二人的关系更加亲密,变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到司马懿离开颍川二人才依依惜别。
司马懿与胡昭分别多年也一直铭记他的救命之恩,还将两个儿子的名字命名为“师”,“昭”。
除了司马懿敬仰胡昭之外,颍川当地的百姓以及对胡昭有所了解的世人也十分敬佩胡昭,因为胡昭不但学识渊博,更是个难得的德高望重、至真至善之人。
公元211年,马超叛变,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入山中,但因为饥饿发生了自相残杀的事件。
胡昭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经过他的出面调解,贼寇和百姓皆心悦诚服,众人都道胡昭是一代圣贤,不应该侵犯他的周围,于是胡昭周围300多公里再未发生侵犯事件。
胡昭的弟子司马懿后来成为一位不输于诸葛亮的顶尖谋士,他善谋奇策,杀伐果断,多次征战有功,两次带领大军阻止诸葛亮北伐和收复辽东。
司马懿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掌握了魏国的实权,成为头号权臣,儿子司马炎掌权后,更是先后打败了蜀国和东吴,统一了三国。
虽然胡昭的名气远远不如诸葛亮,郭嘉等人,但他教出的徒弟司马懿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并带领整个家族成为了三国乱世的最终胜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