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灵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
王家大院不是一个单个的院子,它是依山而建的封闭城堡式的建筑群。有“民间故宫”之美誉,“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王家归来不看院”的口号。目前已开放的有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先进的是高家崖建筑群,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
      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司马院位于红门堡二甲西巷,是王氏十六世孙王寅德的宅院。该院落特点为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四座院落主题各异,分别为加官、进禄、增福、添寿。
      绿门院位于红门堡三甲东巷,是十六世孙王中极的宅院。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庭院装饰华丽,雕刻讲究,尤以木雕挂落“满床笏”,石雕“四爱图”为最。
顶甲花园 红门堡共用的花园,为前园后院布局。前面四座花园,连环紧套。后院环境幽雅。
静升王氏家族五座祠堂中最小的一座,于1998年对外开放。位于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的南坡下临街处,为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义祠是在孝义坊的基础上扩建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上为旌表王氏十五世孙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下旨为其修建孝义坊,乾隆五十一年牌坊建成,后又于嘉庆元年扩建为孝义祠。祠堂坐北向南,分楼上楼下两院,总面积428平方米。院内一层有正窑三间,陈列静升王氏宗祠、王家坟茔模型以及记载王梦鹏一生孝行义举的立体雕塑。楼上正厅五间,为供奉祖先的牌位之地,前面有一座坐南朝北的戏台,歇山顶,四角挑檐,平面呈“凸”字型,有元代戏台遗风。
        从一个豆腐坊开始,传承28世700余年,曾富甲天下高官满朝,也曾随大清朝一起化作历史尘埃。至今,只留下一座大院,化作民族建筑文化的瑰宝供后人凭吊。
      话说元朝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这山西太原附近有一户农民,户主姓王名实,也没什么特殊的才能,除了农民的本行种地的本事不错,还有一个手艺就是做豆腐。
      咱都知道,这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啊,汉人这是劣等人,老百姓日子过得是很苦的。到了这皇庆年间,王实一家人日子估计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没办法,树挪死人挪活啊,王实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开始了向南迁徙的旅途。谁想这一去,可正是,树挪死,人挪活,黄金万两啊!
      王实一家往南走阿啊走,就走到了一个叫做静升的地方。或许是这地名里带个静字吧,王实就在这里安静了下来。他买了一片地,不太大,又开了一个同样不太大的豆腐作坊。可这之后,王实和他的后代们,就如这里的地名一样,安静的升了起来。
      他们从豆腐作坊起家,开始逐渐的投资各种生意。尤其是静升那地儿里吕梁山不太远,稍有家财之后,王家的后人就开始通过吕梁山脉,把中原的特产贩到少数民族的地方去。通过边贸,王家赚到的大钱,真正的发达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单纯的做买卖,有钱,这是很不保险的一件事儿。尤其是王家这种靠边贸起家的,官府稍不高兴治你个通敌抄家一点毛病都没有啊。所以古代的很多买卖人富了之后,都会选择向权力靠拢。给当官的送个钱,或者给自己买个官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比较有远见的家族呢就会悉心地培养自己家族的后代,好好读书,将来当了大官咱不就朝中有人了么?这王家呢当然也是走了这么一条路子。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走的可谓是风生水起!
      300年后,到了明朝的天启年间,王家已经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静升王氏源流碑记》)。要知道,不管是读书做官也好,经商发财也罢,这都是要有个积累的过程的。虽说碑文中描述的情况是明朝末年,但可以想象,王家应该是从明朝的前中期开始就已经走上腾飞的道路了。而到了清朝的乾嘉时期,王家更是不得了,做买卖的通过边贸成为一方巨贾,而当官的更是高爵显贵有一百多人!
      古代社会里,做买卖也好当官也好,有了钱之后呢和今天不一样,大家通常不是想着怎么用钱去投资,让钱生钱,而是日思夜想,想着衣锦还乡回头去买地盖大房子。这可以说是农业社会固有的一种观念吧,连商人都不能避免。所以当王家兴旺发达之后呢,也是走上了这条挣钱——买地——盖房的循环道路。这一建设的过程持续了300多年的时间,最终给咱们今天留下了一大片生动反映晋商辉煌时期的建筑群——王家大院。
二、王氏的遗产: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王氏家族数百年逐步扩建而成的故居,也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
      经过从清末开始几十年的战火,王家大院多有损坏,今天留存的大约还有4.5万平方米,分东西两片区域,这些是1996年以后重新修复的。东边的一片称为高家崖,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主体部分有35座院落340余间房子。整个区域的建筑布局非常规整,中间三条街道是主院,而书院、厨房等配套设施分布左右两侧。整个建筑的布局更类似于官府建筑,这也是王家大院与乔家大院等晋商大院不同的地方,或许与王氏历史上多出高官显贵有关吧。
      西边的一片称为红门堡。这片区域建于乾隆年间,有88座院落700余间房子。整个区域的布局很有意思,以中间上干道为轴心贯穿三条横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王字,可谓匠心独具。整体建筑风格在保持官气贵气之外,又借鉴了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些设计风格,所谓“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内有九曲回廊,给人曲径通幽之感。
      红门堡二甲西巷的司马院。入门是一条幽长的巷道,深处有一方门,巷子两侧一前一后有两道门,这三道门都通向里面连环紧套的四幢院落,形成了“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的封锁阵势,且里面四院间的三个门都上着门闩。真是诸门一关,无懈可击。再者,院内房门与窗户亦很坚实牢靠。房门外带连架风门,可以内外上锁。窗户多用方块形或图案木棂格,内糊麻纸。出于采光原因,于清代中叶始用玻璃。在此基础上,有的窗户外加木棂格折合窗,有的内加用木板制成的折合窗扇,更有的内外同时加设,昼启夜闭,安全保温。总之从外到内,层层设防设卡,处处体现了以守为攻的儒家风范。
        王家大院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三雕艺术”,也就是木雕、石雕和砖雕。其数量之大、手艺之精美、内涵之丰富都是举世罕见的。王家大院内能够看到的各种木制、石制和砖制构件上,多有雕刻,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的装饰类雕刻作品。雕刻的技法上从浮雕、圆雕到阴刻阳刻,基本上中国古代的雕刻技法在王家大院里都能见到。而雕刻的内容也是从日常生活到宗教内容到装饰美化无所不包。也难怪王家大院被称作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的宝库”呢。
很多影视的拍摄都在王家大院取景,例如:《刀客家族的女人》、《 铁梨花》、《吕梁英雄传》、《古镇大河》、《沧海桑田一百年》等影视作品。
王家大院里,有少爷读书房。随处的匾额和雕饰都带有劝诫读书的隐喻,可见,王家特别注重培养后辈子孙的素养。一个大家族的败落,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正如红楼梦中贾珍,贾蓉,贾琏等不学无识,坐吃山空。贾政严格督促贾宝玉好好读书考功名,从一个家长的角度看,极为正常。
王家大院里有众多匾额楹联,悬挂在王家大院各院落内的楹联匾额,是王家大院装饰艺术上的又一大特色。它们不仅增添了宅院的儒雅之气,还赋予了每幢院落妙不可言的精魂神韵。
 大门匾额是“寅宾”二字。“寅宾”在农耕时代是告诫人们要日出而作,清晨三时至五时,寅时也;寅时之宾,日出也。寅宾者,恭恭敬敬,迎候日出。现在的意思是恭恭敬敬地引导。
凝瑞居和敦厚宅是王氏兄弟的住处,其中敦厚宅是兄长居所。
王家大院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三雕艺术”,也就是木雕、石雕和砖雕。其数量之大、手艺之精美、内涵之丰富都是举世罕见的。王家大院内能够看到的各种木制、石制和砖制构件上,多有雕刻,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的装饰类雕刻作品。 
几百年后的我们,站在同样的地方,远望脚下连绵的帝国家园,青瓦乌瓦,残垣添草,还有那数不清的屋舍庭院,人来人往......恍然间,王氏家族的世界一层一层向周围铺开,多少凄风苦雨,多少曲折坎坷,曾经的富甲一方,曾经的家财万贯,辉煌与荣耀并不曾落幕!

评论

༺ ༺ ༺ 文章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