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一时的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国旗









奥匈帝国国徽

奥匈帝国是在奥地利帝国基础上,通过奥匈协约建立的二元制君主国。1867年正式建立,1918年解体。存在半个世纪,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国。 简介   

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的“二元君主国”“共主邦联国家”。在奥地利帝国基础上,通过奥匈协约建立的二元制君主国。1867年正式建立,1918年解体。存在半个世纪,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国。

在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联盟,这个联盟的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在这情况下,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国王均是同一个人。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地于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享有自治权;对外事务方面(外交和国防)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中央政府处理。

该国的国家格言是: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拉丁语,不离不弃)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它的首府设在维也纳,是当时仅次于俄罗斯帝国的欧洲第二大国,人口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及德意志帝国,居于第三位。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政主要由组成它的十一个主要民族之间的商议所决定。当时欧洲各地民族独立思想不断发展,虽然奥匈帝国在其成立期间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它纠纷,但在它所存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 领土构成   

一般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内莱塔尼亚和外莱塔尼亚。   狭义的内莱塔尼亚仅指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外莱塔尼亚,即莱塔河以东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圣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他后来被尊为圣人。 行政区划   

内莱塔尼亚的王国和领地包括:   

波希米亚王国   

达尔马提亚王国   

加里西亚-洛多梅里亚王国   

奥地利公国(包括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   

布科维纳公国   

卡林西亚公国   

卡尼鄂拉公国   

萨尔茨堡公国   

西里西亚公国   

施蒂利亚公国   

摩拉维亚侯国   

蒂罗尔和前阿尔卑斯地区   

滨海省份   

外莱塔尼亚包括:   

匈牙利王国   

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   

阜姆(里耶卡)自由市   

波士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属於独立的帝国直辖省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共同管理。 奥匈帝国的建立

1866年的普奥战争, 以奥地利失败而告终。 根据O.von俾斯麦的“小德意志方案”,德意志走上以普鲁士为首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奥地利被排除在外。迫使奥地利转向巴尔干、地中海地区寻求发展,而对国内的民族矛盾采取让步政策,1867年6月经帝国议会通过,正式建立奥地利- 匈牙利君主国,简称奥匈帝国。  

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1804年—1867年)。但19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帝国被削弱了许多: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在意大利的势力被削弱;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退出德意志邦联,同时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来建立一个联邦国家。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匈牙利贵族的势力,而这些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当时,罗马尼亚和斯拉夫人等,亦曾要求参予政权,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於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的反对,此方案被废除,而奥匈二元帝国则正式建立。   

匈牙利贵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这个议会的组成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华)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和斯拉夫人少数民族则基本上无权。 政府结构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利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   

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贾利希亚和克罗地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每个议会派出一个代表团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进行表决,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   

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犟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 民族关系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   

日耳曼人 24%   

匈牙利人 20%   

捷克人 13%   

波兰人 10%   

乌克兰人 8%   

罗马尼亚人 6%   

克罗地亚人 5%   

斯洛伐克人 4%   

塞尔维亚人 4%   

斯洛文尼亚人 3%   

意大利人 3%   

在帝国的两个部分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不占统治地位:在奥地利部分,日耳曼人人只占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   

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同时在匈牙利部分,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王国合并。   

相对於在奥地利部分的德国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但1868年,在他们获得自主权一年后,他们授予克罗地亚王国部分自主权。   

奥匈帝国内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问题。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或官用语言总是一个问题。少数民族总是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德国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雇。 奥匈帝国解体

奥匈帝国幅员辽阔,版图仅次于俄国,居欧洲第二位。其地居水陆交通要冲,经济自成体系。立国后,工农业、科学文化均有长足发展,是欧洲主要强国之一。但二元体制并未解决境内民族矛盾,日耳曼人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歧视,导致民族斗争此起彼伏,政治上极不稳定。

20世纪初,民族斗争更加激烈,捷克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和南部斯拉夫人争取民族自治的斗争持续高涨。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的统治阶级间也发生冲突,奥皇曾一度解散匈牙利议会。在奥匈统治者的高压之下,工人运动迅猛发展,在俄国1905年革命影响下,维也纳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普选权,并与军队发生武装冲突,迫使政府同意实行普选。  

在外交上,奥匈帝国初期与法国接近,试图遏制普鲁士在欧洲势力的增长,普法战争后,开始逐渐转变为同德意志帝国合作,并同意大利和俄国接触。

1881年奥地利在巴尔干扩张得手,与塞尔维亚订立同盟条约,将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1882年 5月与德、意结成三国同盟。1908年又正式合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引发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战后,塞尔维亚日益强大,构成对奥的威胁。1914年 6月,奥皇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指挥炫耀武力的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为假想敌,激化了塞尔维亚人的民族情绪,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分子炸死,德奥集团以此为借口,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德奥集团战败,奥匈帝国内部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等地同时爆发革命,11月1日,皇帝查理一世(1916~1918在位)被迫退位,奥匈帝国解体。根据《圣日耳曼和约》和《特里亚农和约》,在战后的帝国领土上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3个国家, 部分领土分别归还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意大利。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从此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