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千古回文诗《两相思》

宋代无名诗人李禺写下这首千古奇诗《两相思》,超越苏轼,顺着读和倒着读是两种意思。

诗歌,是华夏大地上的一块瑰宝,《诗经》、《离骚》开创诗歌的先河,后历经各朝各代,诗歌依旧不减自身那璀璨夺目的光辉。

到了唐宋时期,诗歌发展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更是一种结交人脉、社交的一种必要手段。

由于诗歌内容创作得几乎包罗万象,无所不写,万事万物流露于纸上都成了一首诗,于是,大量的诗人开始在文本形式上开始创新,寻找突破。

回文诗便是其中最为创新突破的一种诗歌形式,被称为奇诗。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一首诗,不管顺着读和倒着读都可以,要求诗人对文字的掌控力极强。

相传,是前秦窦滔之妻苏蕙首开先河,作《璇玑图》,以才情挽回自己丈夫的心。后人觉得怪有意思,当作游戏,跟如今数学上的“数独”较为类似。

因为对文字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历史上几乎少有诗人去当作真正的诗歌去创作。然而,敢于挑战的苏轼就曾经写下一首,堪称回文诗里的精妙佳作: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苏轼站在金山寺上,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月夜泛舟、江天破晓,几笔勾勒于其中,一首《题金山寺》的就由此而诞生了。不管你顺着读,还是倒着读,都是相同意境,相同感情,美轮美奂,出神入化。

然而也是在宋代,出现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李禺,他的一首诗被称为千古奇诗回文诗。

他曾经写下了这么一首回文诗《两相思》,顺着读是一首诗,倒着读又是另一首诗,一首诗竟有两种意思,并且诗中的主人公和要表达的事情情感都是不同的。

顺着读的时候是《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两相思》顺着读又可称其为《思妻诗》,顾名思义,就是以丈夫的角度出发,写对在远方的妻子的无尽的思念的。

我因思念你而流泪将双眼都流干枯了,那山那水我都望穿了,为何还是望不到你,我的妻子?曾经我对你的心意你可尽知?因思念远在天边的你都不敢喝一杯酒,害怕写不出思念你的诗句。我离你相隔遥远,分别又久,了解不到你目前的情况,大雁寄回的信件又很慢。我只能独自一个人与灯相伴,回忆你和儿子。

诗人用极为细腻的描写,以丈夫孤身一人的角度,表达了对妻子和儿子的深深思念,将内心的那份思念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肝肠寸断,浓浓的忧愁之感蕴含字里行间。

倒着读的时候是《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两相思》倒着读又可称其为《思夫诗》,顾名思义,就是以妻儿的角度出发,写对在远方的丈夫和父亲的无尽的思念的。

以妻儿的角度,写得更为抒情,思念之愁也更加浓厚。女子是感性的,往往情感流露极为细腻。自从与丈夫分开,便日日夜夜思念,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通过种种细节描写,抒情极为真挚,发自肺腑,欲哭无泪。

与顺着读的《思妻诗》遥相呼应,那种思念给自己身旁的亲人带来的愁绪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增加了全诗的艺术水平和情感升华以及艺术性,令人赞叹不已。

最后便成了一首男人应该顺着读,女人应该倒着读的奇诗,

综观全诗,古往今来写相思的诗作有很多,但没有一首像这首《两相思》回文诗一样,同一首诗里面分别以两个人的身份思念着对方,而且境界和表达得程度效果也不同,这便是这首回文诗的魅力所在。相对于苏轼的那首《题金山寺》的回文诗,很明显在手法和情感以及意境境界上就已经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