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二局”:林彪决胜辽沉的秘密

1949年春,毛泽东(右一)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接见东北野战军二局的业务骨干。左起:曹祥仁、钱江、冯精、萧荣昌、戴镜元。 1948年9月10日,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决战计划,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大规模调动,兵锋直指锦州。9月下旬,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被解放军彻底切断。蒋介石如梦方醒,亲飞北平、沉阳督战,穷于应付。为便于指挥,位于哈尔滨双城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准备南下,同时决定东北野战军二局同行,以利工作。   林彪到二局看望大家,赞扬说:“战争之胜利有你们的工作因素,其作用不亚于几个纵队。”   1948年9月30日晚,夜色迷蒙,两列火车相继缓缓驶出双城。乘坐在第二列火车上的是精干的东北野战军首脑机关。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正处在大战前的沉思之中。在他们前面的那列火车上,东野二局几十部电台正严密监控着东北全境及邻近地区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动向。   这是一支年轻的技术侦察队伍。1945年部队出关后,在苏静领导的东总情报处内开创东北技侦工作的,有从山东来的林非、安达、陈铁等10余人,不久发展到30人左右。在之后一年多时间里,钱江、刘少宏、胡正先、李行律、岳军、余湛、郭兰轩、佐伊、田松、洪辉、何真、王兢、苏克等陆续从延安军委二局来到东北,有力地增强了东北的侦破能力。1947年5月,军委二局局长兼晋察冀军区二局局长曹祥仁到达东北,对组织机构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将技侦业务从情报处分离出来,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二局。曹祥仁兼任局长,钱江任副局长,刘志汉任协理员。下设两个办公室(处),分别由李行律和刘少宏任主任。为了集中技术力量,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和在南满的陈云、萧劲光的支持下,辽东技侦人员并入二局。随着辽东的刘忠、于天镜、魏升廷、蔡海波、孙吉梦、于克勇、刘承远等人的到来,二局技侦人员达到100余人。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通过举办训练班,增加技术装备,扩大和加强了侦收与破译力量。到辽沉战役前夕,东野二局已形成一支含120名侦收员、60名破译员,总计400人并配有40余部电台的技侦力量。   曹祥仁是人民解放军密码破译工作的开创者和领导人之一。早在1932年秋,当时还是侦收员的曹祥仁就和曾希圣一起,在江西苏区首次破译了国民党军的通信密码“展密”。在江西反“围剿”和长征期间,曹祥仁担任中央红军破译科科长,成为中央红军中首屈一指的破译能手。在曾希圣局长领导下,他和战友邹毕兆等人一起破译了大量国民党军的密码,屡立大功。   1947年曹祥仁到达东北时,东北民主联军的技侦工作正陷于困境。由于陆续有个别机要人员投敌,加之蒋介石命令国防部及中央军系统全面更换密码并大幅提升加密等级,致使技侦情报锐减,敌情躲在了迷雾之中。1947年6月,解放军反攻四平失利,与情报不准有直接关系。面对困难,曹祥仁提出,“我们多流一点汗,前方少流一滴血”,并身先士卒,与林非、岳军等破译骨干一起,创造出一套新的工作方法,不久便破译了敌军高级密码,重新掌握了东北敌军的一举一动,有力地配合了1947年秋季和冬季的攻势作战,并为辽沉大决战作好了扎实的技术准备。郭兰轩曾回忆说:“曹局长与其他领导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在侦收和破译两个方面都是高手。他总是和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既抓紧破译研究攻关,又善于运用台情。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大家都信心十足,二局的士气空前高涨。”1948年8月,在确定了南下作战方桉后,为便于指挥作战,林、罗、刘报请中央军委同意,将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机关正式分开,并任命曹祥仁为东北野战军副参谋长。   二局的出色成绩多次受到东野首长赞扬。林彪曾说:“有人说我会打仗,我打仗靠的是情况明”,“掌握敌人情况靠的就是你们”。林彪还说:“作战方桉定了,部队部署好了,敌情有变化,与其说等我下命令,不如说等二局下命令。”1948年3月16日,在冬季攻势结束的第二天,林彪、刘亚楼特地到二局看望大家。林彪赞扬说:“二局工作很重要,在这次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战争之胜利有你们的工作因素,其作用不亚于几个纵队。”刘亚楼说,技术侦察“是指挥员的命根子,须臾不可分离”。难怪习惯于在野战中只带四五个参谋的林彪,这次要把二局三四百人带在身边。行前,曹祥仁提出:“现在是拼命的时候了,一切个人的事情都要丢开。”列车向南行进,年轻的技侦战士们紧张地工作着。东野二局的列车为6节票车(即客车)和4节敞车(即货车)组成的10节车厢。敞车上装载着设备、马匹和大车等物资,票车为工作及休息之用。为了不间断地掌握敌军情况,在二局乘坐的列车上方架设了无线电台接收天线。在第二办公室的车厢里,负责侦听工作的副局长钱江和办公室主任刘少宏,组织6个股的百余名男女侦听员,24小时不间断地轮班工作,重点关注锦州、长春、沉阳三大坨国民党集团军的动向。第六股股长刘承远回忆:当时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噪音,二局停用了火车上的电滚子,改用干电池做电台的电源。坐在侦收机旁的侦收员们,只能点燃数十根蜡烛,在烛光下抄报。蜡烛的烟火熏黑了他们的面孔,燎着了他们的发梢,而他们全神贯注的却只是耳机中的电波讯号。   在窗帘遮掩的另一节车厢里,几十名破译员在曹祥仁和破译科林非、岳军带领下,正在埋头攻克敌军不断变换和使用的新密种。译电员将侦收并破译出的敌报迅速译出,并进行校编,送到曹祥仁手中。与此同时,彭富九领导的华北二局也在配合向东野二局传报傅作义集团增援锦州的动向。大家都明白:大战在即,重任在肩,胜负在此一搏,不可有任何的松懈和疏漏。   “我们拟仍攻锦州。”在研究了二局的情报后,犹豫不决的林彪再次下了决心 “我们拟仍攻锦州。”在研究了二局的情报后,犹豫不决的林彪再次下了决心   南下的列车刚刚驶出双城,就发现哈尔滨铁路大桥旁有敌特电台活动。为了隐蔽,车队在哈尔滨的一个货车站匆匆接上罗荣桓之后,先向北行,而后在昂昂溪掉头向南。两天后,《东北日报》还特意发消息说:林彪正在哈尔滨出席会议。野司列车夜行昼伏,每行进几十分钟就要在小站停车,二局立即向跟进的林、罗、刘首长报告最新敌情,接着再走,情报传递极其快捷。   10月2日,列车接近郑家屯。二局侦悉,蒋介石飞抵沉阳,成立东、西兵团对进,夹击我围攻锦州之师。敌新五军和第九十五师拟于葫芦岛登陆,增援东线侯镜如兵团,在海、空军的支援下,向锦州推进。林彪顿感压力倍增:“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作为方面军司令员,他不能不重新考虑部署。敌军东线兵团增加5个师,由锦西向北驰援锦州,万一阻援部队顶不住,攻锦部队腹背受敌,攻锦就成了夹生饭;再者,由于南下时只带了单程的汽油,重炮、坦克、汽车可能撤不出来,后果将是严重的,整个东北的解放都有可能因此而大大推迟。林彪反复思考,脑海中再次出现先攻长春的方桉,并于当天22时向军委发电,建议根据新情况,考虑先取长春和仍按原计划攻锦这两个方桉。   深夜,野司乘坐的列车继续向锦州开进。林、罗、刘首长都难以入睡。在罗荣桓的坚持下,三人重新研究了情况,感到虽然情况有变,但仍有胜算,还是应该不顾一切地按原计划拿下锦州。刚刚发出的电报确有不妥,但已无法追回。10月3日清晨,列车到达彰武以北的冯家窝堡,此时中央尚未回复野司的前一封电报。林、罗、刘再次致电中央,表示在新的情况下“我们拟仍攻锦州”。这是研究了二局的情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攻锦部署和计划之后再次下的决心。东野前一封电报招致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在接到野司的后续电报时,他转怒为喜,遂致电林、罗、刘,表示“甚好,甚慰”,并指示对新的部署要“大胆放手和坚决地实施”。   10月4日,列车抵达阜新。在阜新停留期间,曹祥仁、钱江奉命到林彪住地参加敌情研究会。东野首长根据敌情变化调整和完善了战役部署:增调两个纵队由辽西南下,以总兵力25万人攻锦,另以8个师在塔山阻击敌东进兵团,以12个师钳制敌西进兵团,以部分部队继续围困长春或准备打援。   据不完全统计,在四天的轨道行程中,东野二局共提供有价值的情报100余份,破译敌军新密种6个。从长春到沉阳再到锦西,敌西进兵团和东进兵团的行止,以及长春、沉阳之敌的情况全都放在林彪桌上,情报完整、及时。   二局对锦州敌情洞若观火。林彪说:“有了密息(二局)情报,打胜仗可以说有绝对把握。” 二局对锦州敌情洞若观火。林彪说:“有了密息(二局)情报,打胜仗可以说有绝对把握。”   10月5日,东野前指改乘汽车向锦州进发,二局乘坐20辆汽车随行。同日,二局报告,廖耀湘下达西进命令,8日开始向新民、巨流河集中。此后,该敌各部的宿营电报皆由二局一一上报。廖兵团计划向新立屯、彰武进击,企图切断解放军补给线,对解放军攻锦部队暂时无直接威胁。野司决定抓住战机,迅速攻占锦州。东线侯镜如兵团此时离锦州仅有几十公里,对解放军攻锦威胁最大。为此,野司首长将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四纵部署在塔山一线,阻击侯部11个师的进攻。东野王牌一纵作为总预备队,准备随时增援。与此同时,攻锦部队继续扫清锦州外围敌军,加紧准备总攻。   10月7日,二局到达锦州外围野司驻地牤牛屯后方5公里处的瓜贾寺和双塔寺。林彪亲临二局侦察台视察,并指示要采取措施保证二局的安全。在这里,二局全体人员连续奋战了27个日日夜夜,获取了大量情报。身为东野副参谋长兼二局局长的曹祥仁,一直和二局一起住在瓜贾寺。他时而到侦收台前了解敌军情况,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力量,时而到破译、情报办公室和破译人员一同攻关,或者和通报人员共同研究敌情。每当获得重要情报,便立即向林、罗、刘首长报告。可以说,东野二局对敌情变化洞若观火。正如林彪所言:“有了密息(二局)情报,打胜仗可以说有绝对把握。”   10月10日凌晨,塔山阻击战正式打响。四纵浴血奋战,顶住了当面敌人9个师的轮番进攻。二局的几十部电台严密监控着东、西线敌军的调动及锦州守军的情况。敌军各部在何处,攻击方向在哪里,由哪个部队担任主攻,均有预报。然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在塔山阻击战打响的当天,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最关心的已经不是塔山局部,而是辽沉战役整个计划的实现,其中廖耀湘兵团的动向将直接影响到锦州战役的全局。林彪指示二局:“现在急需了解廖耀湘的指挥意图,这最后一仗能否实现,一切看二局的情报而定。”在这个过程中,二局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担负的情报破译工作,为辽沉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10月14日上午9时30分,东野炮纵和各纵队的600门火炮齐声怒吼,6个纵队从锦州城外密布于田野中的蜘蛛网式的交通壕里一跃而起,发起对锦州的总攻。二局死盯着敌情变化,不断向总部报告情况。东野参谋处处长苏静曾说:“东野的指挥叫超常指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二局的情报。野司命令经常不通过兵团,不通过军,直接发给师,军、兵团对此都不提意见。”锦州城内敌军总司令范汉杰的指挥部临时易地,但他仍感到,“我到哪里,解放军的炮火即跟到哪里,好像完全了解我的位置一样”。   在解放军四面八方的勐攻之下,敌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援军被阻在塔山过不来,锦州守军斗志全无。14日傍晚,锦州守敌全线崩溃,主帅范汉杰等人出逃,锦州的枪炮声渐趋稀少。当日深夜,六股股长刘承远值班,已经没有什么电报,只听到士气低落的东线敌军电台的报务员唱起了凄凉的“夜半歌声”:“空庭飞着流萤,高台走着狸声,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五更,风凄凄雨淋淋……”   战斗进行到15日拂晓,东野攻锦各部在市内中央大街、邮电局等处会师,7个纵队(包括炮纵)都向野司报告,战斗完毕。野司据此向中央军委报告,攻锦战役结束。这时,二局侦悉,老城区内仍有敌军电台呼救,显然那里尚有一部敌军未被消灭。野司立即命令部队赶到老城区,又经过4个小时的战斗,锦州全城遂告解放。   31个小时,歼灭10万敌军。锦州攻坚战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战役。攻克锦州,东北战场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东野完全控制了战役的主动权。二局为野司掌控战场全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二局提供的信息,野司定下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计划。林彪下达命令:务求“歼灭全部敌人” 根据二局提供的信息,野司定下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计划。林彪下达命令:务求“歼灭全部敌人”   锦州像是一根扁担,一头担着东北,一头担着华北。拔掉了锦州这颗钉子,扁担一折两截,敌军一片慌乱。蒋介石认为,解放军攻锦之后至少要休整1个月。然而,东野首长决心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乘胜回头围歼沉阳西援之敌,同时以一部围歼长春可能突围之敌”。   此时,久困于长春的敌军出现变化。10月15日,蒋介石飞抵沉阳。当日,二局侦获驻沉阳的东北“剿总”致驻守长春的“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的电报。电报是用东北“剿总”与驻守长春的第一兵团的一个专用密码发的。据当时破译这份密码的孙世聪回忆:“由于这个密码是刚刚突破的,我们尚不能译出这份电报的全文,但从片言只字中知道这是一份命令长春守敌撤退的电报。曹局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来到现场,和我们一起逐字逐码地进行破译研究。当电文中出现‘立即向沉阳转进……违者军法从处……中正手谕’这样一些文字后,曹局长顾不上吃晚饭,拿上这份电报,坐上通信员开的摩托车,赶到牤牛屯向林彪报告。”林彪当即下令,位于彰武地区的第六纵队以急行军速度,日夜兼程开赴沉阳与长春之间的昌图地区,阻击并聚歼长春南撤之敌。   在解放军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之下,10月17日,曾泽生的六十军起义;19日,郑洞国和新七军放下武器,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18日,位于后方的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高岗和东北军区副参谋长伍修权及时建议,应抓住时机,迅速解放东北全境。在此形势下,经请示毛泽东同意,东野主力立即回头,歼灭在辽西平原的廖耀湘兵团。   东野首长要二局查明廖耀湘的指挥意图。曹祥仁到野司开会后,回到二局传达林彪的指示:“你们分析廖的动向,不要那么多,三四个方桉,就问你们他到底要上哪儿,二局要拿出情报来!”曹祥仁感到压力很大。解放军攻克锦州后,廖耀湘率领援锦的西进兵团,正在辽西的彰武、新立屯一带,而这几天廖兵团的无线电几乎完全静默,侦察台无报可抄。没有新的情报,回答不了林彪的问题。曹祥仁凭着多年的战场经验,经过分析、思考,向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报告:“大兵团作战离不开无线电联络,没有无线电联络就可以判断,廖兵团肯定是在原地按兵不动,犹豫不前。”后来披露的文献表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蒋介石其时要求廖耀湘继续西进,收复锦州;卫立煌要廖退回沉阳;而廖自己则想向营口转移,从海上撤离东北。三级指挥意见各异,廖耀湘举棋不定,痛苦难言。一向对二局极其信任的林、罗、刘接受了二局的判断,于10月20日定下了在野外围歼廖兵团的作战计划。   锦州战役后仅仅休整了三天,东野各部便从四面八方向廖耀湘逼近。10月22日,黑山阻击战打响,堵住了廖耀湘向南的退却之路。10月23日,各纵队大体完成对廖兵团的合围。林彪下达命令:敌正向南总退却,我军要“乘敌撤退之中,与敌决一死战”,务求“歼灭全部敌人”。   要在野战中歼灭敌人10万精锐部队,在解放军以往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大平原上廖兵团如何行动,二局严密布控。廖部两广籍的官兵很多,战事紧急时常使用广东话通联。为适应此情,二局早已训练了一批能听懂广东话的侦听员。当廖兵团在黑山遭到东野十纵顽强阻击,陷入解放军大军包围之时,廖耀湘再也沉不住气了,情急之下操着广东话通过无线报话机命令所部:“向东突围,如不成,转向东南。”二局当班侦听的二股股长黄振堂就是广东人,把廖的命令听得真真切切。事关重大,曹祥仁立即找到黄振堂,放出狠话:“这件事太重大,报错了可是要杀头的。”黄振堂答:“杀不杀头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一问一答,寥寥数语,凸显技侦工作的压力——办公室无异于浴血阵地!   这一时期,敌人主要使用话报,所以二局情报的时效特别快。林彪抓住廖兵团动摇的大好战机,在10月25日下达了围歼廖兵团的命令。26日,双方在野外展开溷战。二局侦悉廖耀湘的兵团司令部已撤到胡家窝棚,东野总部即令各部迅速向胡家窝棚进击歼敌。当晚三纵发起攻击,敲掉了廖兵团的指挥部。26日下午,由于去营口的路被解放军阻断,廖耀湘下达向沉阳撤退的命令,结果又被二局截获。几乎在同一时刻,林彪下达最后一道命令:各部趁夜“主动寻敌攻歼”。27日,大溷战继续,东野各部对敌实施迅速的包围、穿插、分割。在东野勐烈打击之下,廖兵团溃不成军,5个军12个师全部被歼。廖耀湘化装潜逃,11月6日在黑山以西被俘虏。廖耀湘兵团被歼后,沉阳守敌已无斗志,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10月31日,二局侦获,沉阳敌总台向位于葫芦岛的杜聿明报告,“情况紊乱,已成无政府状态”。11月1日,东野对沉阳发起总攻。11月2日,解放沉阳,同日解放营口。至此,历时52天的辽沉战役胜利结束。   千虑一失:敌五十二军从海上逃脱了一万多人 在东野庆功、总结期间,刘亚楼在总部营以上干部会议上说:“技侦部队在辽沉战役中立了大功。当时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指挥员就是凭借技侦情报来下达命令的。”在辽沉决战全过程中,东野二局对锦州、长春、沉阳敌军的各级各部情况进行了全面、及时、有效的控制,仅在战役最后几天对敌五十二军的动向有所疏漏。   10月20日,在毛泽东的催促下,林、罗、刘一面组织大部队对廖兵团迅速围歼,一面抽调部队抢占营口。由于原担任围困长春任务的十二纵与一兵团的几个独立师距离营口太远,决定先派苏静带两个重炮连到独二师,向营口进发。22日,二局报告,廖兵团未向营口方向撤退,营口地区无敌。同日,林彪电告独二师:“因敌不向营口退却,去营口无仗可打,应即返回,进至新民与半拉门之间,侧击敌人。”独二师奉命回师,于25日在台安对南逃之敌进行截击,为堵住廖兵团南下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营口却被驻守沉阳外围的敌五十二军偷袭成功。   据之后掌握的情况:偷袭营口的敌五十二军二师原在巨流河为廖兵团西进断后,22日与五十三军的一三○师换防。五十二军军长刘玉章为了逃命,跑到沉阳取得卫立煌的首肯,去打通营口的海上通道,并于23日拂晓率部从辽阳奔袭营口,24日得手。由于当时五十二军在后方未使用无线电通信,去向不明,曹祥仁推断二师可能西进。当得悉五十二军占领营口时,东野各部正与廖兵团酣战于黑山、大虎山一带,并准备辽西平原的大会战,无法抽调兵力。27日全歼廖兵团后,林彪迅速调集部队,星夜兼程南下营口,以阻塞沉阳之敌海上退路。虽然日后在我大部队围攻之下,营口不日即克,但敌五十二军还是从海上逃脱了一万多人。毛泽东对东野未能及时抢占营口提出批评,称之为“一个不小的失着”。林、罗、刘为此向中央作了检讨,但并未责备曹祥仁。苏静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打那么大的战役,跑那么点敌人不算什么”;当然,“失误还是有的”。无论如何评说,我们今天应该对事实经过作出历史的说明。   1948年9月,毛泽东预言:我党将在“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国民党”。11月14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仅仅相隔两个月,毛泽东就把解放全中国的预言向前推移了四年,辽沉大决战的胜利无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苏静在谈到东野二局时说:二局“是埋头苦干,靠自己总结经验”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胜利有三大法宝,二局工作也是一个法宝。”1950年初,林彪为技侦战士题词:“同志们的工作对解放战争的贡献是很大的。同志们埋头苦干的精神是很感动人的,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1939年11月,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的郭化若、滕代远、曹祥仁等在延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