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益生菌没用! 医教「3步骤」留住好菌

 医师表示:香蕉、燕麦、苹果等食物,含果寡糖(FOS)或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喂养肠道内的好菌,让它们有足够的能量生长;



  许多人都有吃益生菌的习惯,但光靠吃益生菌就能改变肠道健康吗?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表示,其实并不然,若没有打造良好的肠道环境,吃进的益生菌只会短暂经过肠道,然后被排泄出去。建议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坏菌的养分来源,增加益生元摄取,让肠道环境恢复平衡,然后再适量补充益生菌,同时搭配压力管理、规律作息等好习惯,才能真正发挥效果。


  肠道就像是一座花园,益生菌是种子,而肠道环境则是土壤。若土壤裡杂草丛生(坏菌过多)、贫瘠乾枯(缺乏益生元),那麽即使撒再多种子(补充再多益生菌),它们也无法生根发芽,最后只能被挤掉,甚至白白浪费。因此真正该做的,不是盲目补充益生菌,而是先改善肠道环境,让好菌有地方住、有东西吃,然后再补充益生菌,才能长久定殖,发挥效果。


第1步:建立适合益生菌的环境

  肠道住著上百兆个细菌,这些菌群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会根据饮食、生活习惯不断变化。想让益生菌在肠道裡长久生存,就需移除坏菌优势,提供好菌成长的条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益生元」,其为益生菌的食物,如果每天只吃益生菌,但没有提供它们所需的养分,就像是搬进没水没电的房子,根本活不下去。


  哪些食物能帮助好菌生长?张家铭举例,洋葱、大蒜、香蕉、燕麦、亚麻籽、苹果、菊苣根等,这些食物内含果寡糖(FOS)或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喂养肠道内的好菌,让它们有足够的能量生长。


 除此之外,减少坏菌的养分来源也是关键。张家铭提醒,坏菌最爱高糖、高脂肪、加工食品,这些食物会改变肠道菌相,促进坏菌繁殖,进一步引发肠道发炎、肠漏问题,甚至影响免疫系统。如果肠道裡坏菌太多,益生菌再怎麽努力也无法定殖,因此清除坏菌的食物来源,增加好菌的养分,才是让肠道环境重新平衡的关键。


  医师指出,坏菌最爱高糖、高脂肪、加工食品,这些食物会改变肠道菌相,促进坏菌繁殖,引发肠道发炎,甚至影响免疫系统;





第2步:补充适合的益生菌

 当肠道环境调整好之后,这时候补充益生菌,才真正能够发挥效果。张家铭提到,益生菌有不同的菌种,各自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双歧杆菌能帮助消化、乳酸杆菌能增强免疫功能、酪酸菌能保护肠道屏障,在选择时,根据需求,挑选适合的菌种,而不是盲目跟风。


 张家铭补充,单纯吃益生菌效果有限,最好搭配益生元一起摄取,这样能够增加好菌的存活率,让它们在肠道内长久生存,而不是只是短暂经过。另外,补充益生菌应为1种辅助,而不是依赖,当肠道菌群稳定后,即使没有天天吃益生菌,体内的好菌也能够自行繁殖,维持肠道健康。


第3步:注意压力与作息

 最后,压力与作息,也影响肠道菌群!张家铭表示,长期压力会让肠道蠕动异常,影响消化功能,甚至让坏菌增生、增加肠躁症的风险;再者,熬夜、作息不规律也会破坏肠道菌相,影响好菌的存活率。因此若想让益生菌发挥最佳效果,应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减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