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好像越来愈普遍,而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高血压。很多人认为大家血压都高了,会把这误认为是件很普通的事情。
但事实上,高血压对于血管的影响是持续性的,短时间可能看不出什么伤害,但长时间下来,对心血管的危害难以估量,甚至可能会引起脑出血,危及生命。
一、为什么高血压会诱发脑出血?
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脑梗和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虽然不可怕,但是它带来的并发症会导致血管长期处于扩张状态。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动脉会根据身体的状况来进行工作,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慢慢的失去弹性,进而引发血管破裂,压迫到脑组织,引发脑出血。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增加,高发年龄在45~60岁之间。在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基底节区。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区域的血管受到直角分支的供应,这些血管在原有的病变基础上,更容易因血流的压力而破裂出血。
不过,也并非所有高血压都会发展到脑出血的程度。临床上,有的人220mmHg也没脑出血,但也有人160mmHg就发生了脑出血,出血的影响因素和身体、环境都有关系,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目前,理想的血压标准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根据个人情况,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血压警戒线,需要特别注意:
①对于年轻人,血压如果达到或超过120/80mmHg就需要警惕。据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对我国50万居民进行的长期调查表明,收缩压在120mmHg以上的人,每上升10mmHg,相较于血压正常的人,罹患脑出血的风险会增加61%。
②对于老年人,可以稍微放松些,但血压超过139/89mmHg也要引起警惕。
当发现收缩压≥220mmHg和/或舒张压≥140mmHg时,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应被视为高血压急症,需要立即进行干预,以减少持续高血压对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
二、脑出血来临前,身体会有4个信号?
脑出血通常骤然发作,常常在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或高度紧张时发生。另外,也有部分病例发生在饮酒后或大便用力时。脑出血在事发前身体会发出一些警告信号,只是被很多人忽视,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身体信号,若出现下列异常,恶心、头晕、视线模糊、身体乏力、麻木、血压异常升高、抽搐、无法正常说话、精神障碍之一,就需要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1.突然剧烈头痛:
头痛通常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头晕也常伴随头痛,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2.意识出现异常:
可能表现为嗜睡或昏睡,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当脑较深部位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出血时,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3.一侧肌肉抽搐:
许多脑出血患者在发作前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可能突然出现身体一侧麻木、无力或手部握不住东西等情况。
4.恶心呕吐:
大约一半的脑出血患者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这可能与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以及脑膜受到血液刺激等因素有关。
首次脑出血后,患者复发的风险约为2.1%~3.7%。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应进行血压监测,建议将血压控制目标设定为低于140/90 mmHg,以预防复发。
脑出血的发生突然,其高死亡率很大程度上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以下是四种常见容易诱发脑出血的食物,尽量避免:
1.胆固醇高的食物:
高血压患者如果摄入胆固醇高的食物,会增加血脂升高的风险,血脂升高之后,就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反过来再导致血压升高。
2.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离不开高盐分,经常吃腌制食物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滞留,引发血压升高,因此高盐食物一定要忌口或者少吃。
3.酒精:
喝酒不但与多种癌症相关,还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引发脑出血等的并发症,因此平常尽量要少喝酒。
4.芥末:
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仝其广表示,高血压患者最好少食用芥末。因为芥末属于辛辣食物,能刺激血液循环加快、心跳加快,从而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过量食用。